“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個五年。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強職業健康工作的決策部署,切實保障勞動者健康權益,**推進健康陜西建設,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以及《國家職業病防治規劃(2021-2025年)》《“健康陜西2030”規劃綱要》和《健康陜西行動(2020-2030年)》,省衛生健康委會同陜西省職業病防治工作聯席會議其他成員單位研究制定了《陜西省職業病防治規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由各成員單位聯合印發。
一、《規劃》基本框架和主要考慮
《規劃》由職業健康現狀和問題、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4個部分組成。
《規劃》總結了“十三五”期間陜西省職業病防治工作取得的成效,主要表現在:塵肺病防治攻堅行動和重點行業企業塵毒危害專項治理行動成效顯著,源頭治理力度進一步加大,全省職業病防治服務能力和監督執法能力明顯提升,職業病及危害因素監測范圍逐步擴大,救治救助和工傷保險保障水平不斷提高,職業病防治法規標準體系不斷完善,勞動者的職業健康權益得到進一步保障。
《規劃》分析了“十四五”期間陜西省職業病防治工作面臨的形勢,主要表現在:一是以塵肺病為主的職業病仍然是防治重點,同時新舊職業病危害日益交織疊加,職業病和工作相關疾病防控難度加大;二是勞動者日益增長的職業健康需求與職業健康工作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突出;三是職業病防治支撐服務和保障能力亟待加強,職業健康監管和服務保障能力難以適應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四是職業健康基礎需要進一步夯實,部分地方政府監管責任和用人單位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中小微型企業職業健康管理基礎薄弱。
《規劃》的指導思想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陜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深入實施職業健康保護行動,落實“防、治、管、教、建”五字策略,強化政府、部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個人四方責任,進一步夯實職業健康工作基礎,強化用人單位主體責任落實,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提高職業健康監管水平,推動職業健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有效預防和控制職業病危害,保障勞動者職業健康,**提升職業健康工作質量和水平,推進“健康陜西”建設。
《規劃》確定了四個方面的基本原則,即: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堅持突出重點,精準防控;堅持改革創新,綜合施策;堅持依法防治,落實責任。
《規劃》確定的目標是:到2025年,職業健康治理體系更加完善,職業病危害狀況明顯好轉,工作場所勞動條件顯著改善,勞動用工和勞動工時管理進一步規范,塵肺病等重點職業病得到有效控制,職業健康服務能力和保障水平不斷提升,全社會職業健康意識顯著增強,勞動者健康水平進一步提高。
《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職業病防治工作的11項主要指標。在指標設置上,對于“十三五”時期已經完成的指標,“十四五”時期不再體現;一些需要持續推進的指標在微調的基礎上繼續保留;為了體現高質量發展對職業健康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了一些新的指標;與健康陜西行動的有關指標也納入規劃指標之中。
二、《規劃》確定的主要任務
《規劃》明確了8個方面的工作任務,設置了4個專欄。
一是強化職業病危害源頭治理。一方面要把職業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在行業規劃、標準規范、技術改造、產業轉型升級、中小微企業幫扶等方面統籌考慮職業健康工作,促進企業提高職業健康工作水平;另一方面要通過調整產業政策、落實用人單位主體責任、持續開展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和專項治理等工作,強化對傳統職業病危害源頭防控。
二是強化職業健康監督執法。強化監督執法,嚴肅查處違法行為。規范用人單位勞動用工,加強勞動合同、工作時間、工傷保險等監督管理。繼續在重點行業中推行集體協商和簽訂勞動安全衛生專項集體合同,督促用人單位和勞動者認真履行防治責任;落實平安陜西建設要求,加強工礦商貿、建筑施工、核與輻射等行業領域的監管,統籌推進職業病防治工作。加強基層監管隊伍建設,提升規范化、專業化水平。
三是加大職業病診治救助保障力度。依托現有醫療衛生機構健全職業病診斷救治康*網絡,建立完善的塵肺病康*、職業病診斷、職業健康檢查技術指導和質量控制體系,提升救治康*能力。發揮多項保險制度的作用,減輕患者醫療負擔。落實救助政策,保障職業病患者基本生活。
四是扎實推動健康企業建設。將“健康企業”建設作為健康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大力推動健康企業建設,推進企業依法履行職業病防治等相關法定責任和義務。鼓勵礦山、冶金、化工、建材企業和醫療衛生機構、學校、公安、交通運輸等單位率 先開展“職業健康達人”評定活動。
五是強化職業健康技術支撐體系建設。加大職業健康檢測評價、工程防護、診斷救治等專業人才培養力度,鼓勵和支持高等院校、職業院校加強職業健康相關學科專業建設。實施“一三一”人才梯隊培訓項目,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培養一批具有較高專業水平、梯次合理、素質優良的立體式、全覆蓋職業健康人才梯隊體系。健全職業病防治技術支撐體系和職業病診斷救治技術支撐網絡。
六是以科技創新引*職業健康高質量發展。推進將職業健康關鍵技術和重大項目納入全省科技計劃。開展職業病防治前沿基礎性研究和早期篩查、干預及診療康*關鍵技術的前瞻性研究,形成一批可推廣應用的先*技術成果。
七是加強職業健康信息化建設。將職業健康信息化工作納入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實現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技術支撐機構、衛生健康監督執法機構、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信息在線管理的“一網通”,實現信息系統和數據資源互聯互通和共建共享。
八是積極推進職業健康社會共治。持續開展《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活動,大力開展職業健康教育,營造全社會關心關注職業健康的良好氛圍。實施職業健康培訓工程,加強用人單位主要負責人、職業健康管理人員培訓,提升勞動者自我防護和依法維權意識。
《規劃》在主要任務中設置了中小微型企業職業健康幫扶行動、職業病防治技術支撐體系建設、職業健康科技創新重點任務和全省職業健康管理信息平臺建設等4個專欄。設置這4個專欄,主要是為了解決制約職業病防治工作中的短板與弱項問題,提升職業病防治的服務保障和科技支撐能力。
三、《規劃》實施的保障措施
為保障《規劃》的順利實施,明確了四個方面的保障措施。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夯實工作責任。對各地政府有關部門及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抓好《規劃》落實提出了明確要求。
二是加快政策融合,協同推進統籌實施。推動將職業健康工作融入全省的重大政策和衛生健康的主體性制度,綜合運用金融、社保等政策措施,推動做好職業病防治工作。
三是做好經費保障,確保任務完成。各級人民政府要強化職業健康經費保障,建立多元化的防治資金籌措機制,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投入職業病防治領域。加強財政資金使用情況考核,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保障主要任務和重大工程按計劃順利完成。
四是加強督查評估,確保規劃落實。省職業病防治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將適時組織有關成員單位開展規劃實施情況專項督查考核評估,確保規劃目標和任務按進度完成。